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系我们English中国科学院
 
首页 实验室概况 人员构成 科研工作 公用平台 团队建设 开放交流 研究生教育
研究生教育
 
现在位置:首页 > 研究生教育 > 导师介绍
宋献方
2011-07-22 | 【  【关闭】

http://sourcedb.igsnrr.cas.cn/zw/dsjs/bssds/zrdlx/200906/P020100108333253842652.jpg个人简况

男,19653月出生,河北沙河人,理学博士,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,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,水循环与水文过程研究室主任。1984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,获工学学士;19897月在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获工学硕士;19963月在日本国筑波大学地球科学研究院地理学水文学专业获理学博士。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;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;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;《地理研究》、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》、《干旱区地理》编委等职. 1992-2002年在日本筑波大学、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、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等留学和工作十余年。
主要工作经历和国外进修情况:
19848----198911     煤炭部焦作业学院地质系        助教
1989
12---19921      煤炭部焦作业学院地质系        讲师
1992
1----19963      日本国筑波大学地球科学研究院文部省国费留学生
1996
4-----19969     日本国筑波大学地球科学系     研究员
1996
10----199910    日本国科学技术厅 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先端技术研究部科学技术特别研究员
1999
11----20024月 日本国农林水产省 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部 计算科学技术研究员
2002
4----至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基地研究员
2004
1月——至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 兼职教授
2005
9----日本爱知大学    客座教授
2006
4----河南理工大学    客座教授
2008
12月—20102月 日本千叶大学    合作研究
研究领域:陆地水文学与水资源学
研究方向:流域水循环与水环境,其中包括环境同位素水文学、遥感水文学、水文地质等。
研究领域
研究领域:陆地水文学与水资源学
研究方向:流域水循环与水环境,其中包括环境同位素水文学、遥感水文学、水文地质等。
主要研究项目  
 

序号

课题名称

编号

起止时间

经费

(万元)

类别

1

地下水-环境-社会经济耦合机制与评价体系

2010CB428805

2010-2014

450

国家“973”课题

2

水循环过程不同尺度观测与对比实验研究-以白洋淀流域为例

40830636

2009-2012

160
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

3

多闸坝河流水污染过程分析与监控技术研究

2008ZX07010-006-1

2009-2011

180

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

4

基于环境同位素及水化学方法的太行山区流域水循环研究

40671034

2007-2009

40

国家自然

科学基金

5

利用环境同位素技术估算农灌区水通量

O7Y7001

2007-2010

5万欧元

国际合作

6

黄河流域地下水精密监测与数据库

 

2003-2012

120

国际合作

7

环渤海环境地质调查--同位素、海水入侵自动化观测点建设

 

2005-20010

100

部委任务

8

陆地表层水土过程地壳升降模拟装置

 

2007-2008

270

中科院重大装置研制

9

东北水资源形成演变、承载力及优化配置研究

KZCX2-YW-Q06-1

2009-2011

400

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

10

人工模拟降雨系统实验系统

 

2008-2010

250

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

11

“五水”转化模拟装置

 

20092011

450

中科院重大装置研制

 
主要学术成就
   
在环境同位素水文过程研究、水循环综合实验、遥感水文、地下水动态监测与模拟、河流碳通量观测等方面取得以下成绩:
1)建立了中国环境同位素网络(China-Isotope: China Isotope Research Network in Waters):使我国环境同位素水文学研究实现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研究的同步。该网络包括中国大气降水同位素网络(CHNIP)、大江大河同位素网络(CHNIR)及重点流域水循环研究等。
2)建立水循环观测网络,确立综合实验观测体系,发明土壤水水分观测及采样等多项技术专利。重点研究变化环境下水资源形成与演变规律,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。
3)应用遥感和高速网络技术,利用MODISENVISAT等卫星资料,针对干旱、洪水,地面沉降等的早期预报及监测系统进行了研究。
4)针对华北地区地下水问题,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。研究 “大气降水-土壤水-地下水”转换关系、海水入侵等。
5)针对长江、黄河对比观测河流碳输运,评价人类活动在河流碳输运中的作用,阐明水土流失与河流碳输运之间的关系。
   
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,其中SCI论文20篇,参加专著编写6部,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项,正在申请发明专利3项。
主要学术论著
1)夏军,张翔,宋献方:水问题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研究与进展。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,460p2004
2)宋献方:“中国の環境問題の特徴および中日協力への展望”、中国の環境問題、346P、日本評論社、2008
3)宋献方,王志民:“浅谈黄河水资源管理”。中国水环境问题,31-49, 223P, 日本勉誠出版株式会社.2009.2.27
4)宋献方,刘鑫:“环境同位素在江河水中的应用”一章.环境同位素水文学。科学出版社。2010.
代表性学术论文
1Song, X. Saito, G., Kodama, M. & Sawada, H.Early Detection System of Drought in East Asia Using NDVI from NOAA/AVHRR Data.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. Vol. 25(16) 3105 3111, 2004.
2SongXianfangLiuXiangchaoXiaJunA stud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-water using environmental isotope in Huaisha River basin Science in China2006,12,Vol.4912),1299-1310
3Song XianfangWang ShiqinXiao GuoqiangWang ZhiminLiu XinWang Peng. A study of soil water movement combining soil water potential with stable isotopes in two sites of shallow groundwater areas in North China Plain. Hydrological Processes2009
4Li F, Song X, Tang C et al., Tracing infiltration and recharge using stable isotope in Taihang Mt., North China. Environment Geology, 2007, 53:687-696
5Liu J, Song X, Yuan G et al., Stable isotopes of summer monsoonal precipitation in southern China and the moisture sources evidence from δ18O signature. Journal of Geographic Sciences, 2008, 18: 155-165.
招生专业:自然地理学
招生方向:流域水循环与水环境
联系方式
TEL & FAX: 010-64889849
手机:13911622701
E-mail:
songxf@igsnrr.ac.cn

 


相关新闻
联系电话:+86-10-64889169 邮政编码:100101        

Copyright © 2011 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
京公网安备:110402500041